驚動國務院!200家化工企業集體停工兩年,“一刀切”之患!
發布時間 : 2020-11--17
點擊量 : 0
提起江蘇省連云港市,更多人知道的是5A級景區“花果山”,卻不知連云港的化工產業在全國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改革開放40多年來,憑借水路交通的便利和區位優勢,化工一直是連云港經濟發展的支柱型產業。
▲連云港化工產業園區
近日調查中發現,目前連云港市灌云、灌南兩縣(簡稱“兩灌”)化工園區的200多家企業,因被要求“停業整頓”,已持續停工了兩年多。其間,有些企業整頓完成正打算復工,但因得不到驗收而只能繼續等待,長時間的連續停工已導致大量企業嚴重虧損甚至瀕臨倒閉。
▲企業停產,園區空寂兩年多
到底什么原因,讓這個具有顯著地理優勢、歷史悠久的化工產業集聚地出現規模如此之大的“集體停工”?又是什么原因,令企業整頓后遲遲等不到監管部門的驗收,從而形成即使整頓也無法復工的異常局面?
環保事故點燃停產整頓“導火索”
導致“兩灌”園區化工企業被長期關停整頓有兩大誘發因素。2018年4月,媒體曝光了灌云、灌南及響水化工園區非法排污等環境問題,江蘇省環保廳隨后下函責令連云港化工園區全面停產整頓;經過近一年整頓后,有幾家企業進行了短暫復工。然而好景不長,2019年3月21日,靠近連云港的鹽城市響水縣天嘉宜化工公司發生“3·21”爆炸事故,損失慘重、教訓深刻,隨后連云港“兩灌”化工園區再度進入全面停產整頓。
開始的時候,“兩灌”園區內的企業對全面停工整頓措施是理解的,并積極配合政府改造。但時間到了2019年底,已經開始有中小企業支撐不下去了,再熬下去,企業就被拖垮了。
“我們在上交所已經吃了兩次ST(退市風險警示),是中國資本市場上唯一一個連續兩次因為政策變動而被ST的企業。去年靠著庫存還能有一些收入,今年一直在連續虧損。每個月要支出三四千萬元的費用,普通職工只能發一千多塊錢的基本工資維持生計?!眮啺罟煞荩ˋ股上市公司)一位高管向記者表示,他們生產的染料產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一直領行業之先,但2020年以來,因停產整頓時間過長,企業開始出現較高負債,緊急情況下,只能從非金融機構高息借貸度日。
“更為嚴重的是,我們的數十種產品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達到30%至70%,是有市場主導地位和定價權的企業。兩年多的停工停產,導致價格瘋漲數倍,養壯了印度、東南亞等國家的同業競爭對手,產業鏈正在向國外轉移?!痹摳吖鼙硎?。
記者在采訪過程了解到,小企業的日子更不好過,目前“兩灌”的大多數小企業被強制要求關閉。灌云縣化工園區的連云港邁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連云港瑞昆化學工業有限公司、江蘇中染化工有限公司(下稱“中染公司”)的生產車間設備也遭到了強拆。經過行政復議,灌云縣政府對中染公司的強拆已確認違法,下一步將啟動賠償申請。
?
矛盾:不完成關閉企業指標不接受復產審核
記者了解到,連云港市一位政府負責人在2019年4月的連云港市經濟形勢分析會上,明確要求“兩灌”必須把關閉企業的數量作為一項考核指標;該負責人在文件中還批示,“在未完成關閉企業序時進度前,市政府不接受相關縣(區)的有關復產審核的報告?!?
這也就意味著,復產工作必須建立在完成關閉企業指標的基礎上,完不成關閉企業的數量,即使有企業符合驗收條件,也不能復工復產。
連云港市委宣傳部在給記者的書面回復中明確表示,抓好企業關閉是一項重要工作任務,關閉不達標化工企業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要求復產工作和關閉工作同步推進,不能因為復產工作而耽誤關閉工作。
回復中還提到,到2020年8月份,化工園區關閉企業只完成了40%左右,遠遠落后序時進度。按照前述領導的批示,在完成關閉序時進度前,縣里仍不能向市里申報復產審核。
這樣的回復讓人不免疑惑,到底是停工重要,還是復產重要,在“六?!薄傲€”的大形勢面前,這種不顧客觀事實,簡單粗暴的“一刀切”做法,可取嗎?
“化工園區安全問題,分為重大安全問題和一般性問題,存在重大安全問題要求停產整頓我們堅決執行,但如果僅僅是一般性問題,要求一律停產是不是有此必要?除了‘兩灌’園區的企業,江蘇省內那么多化工企業,存在一般問題都是一邊生產一邊整頓,這和一律停產整頓是不同的概念?!庇衅髽I負責人指出。
“3.21天嘉宜事故實屬個例,其它企業出的問題,有何理由要求附近所有企業都‘連坐’?這就好比隔壁村有戶人家廚房失火了,要求附近所有人家都不允許用廚房燒飯,有這個道理么?企業是經政府批準依法設立的經營主體,享有自主正常開展生產經營的權利。當然如果企業有違法行為,政府可以依法處置、依規處罰,甚至停產整頓。但在沒有違法違規的情況下,讓所有企業一律停產,這是典型的‘一刀切’,是矯枉過正,甚至是一種怠政懶政?!眻@區一位不愿具名的企業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灌南縣化工園區管委會主任盧凱富告訴記者,按照市里的要求,從2017年起,園區陸續關閉了三分之二的企業,目前僅剩25家繼續停產整頓、等待復產驗收的企業。這幾年縣財政陸續投入近30億元對園區的污染、安全等基礎設施進行整頓,在全市的園區中綜合排名位列前茅?,F在園區就是這剩余的25家企業,也遲遲無法復工,園區管委會也心急如焚。
企業多次主動申請復產驗收卻無下文
從2019年底起,很多企業開始主動找到有關部門和領導,希望早日批準復工。
亞邦集團旗下的12家企業均位于灌南縣化工園區,其中上市公司亞邦股份下屬企業9家,是園區內最大的企業。18年前的2002年,“兩灌”還是年均稅收不足億元的貧困縣,從常州起家的亞邦集團董事長許小初,將化工產業轉移到連云港市灌南縣,他本人還因此被評為“江蘇省南北合作標兵人物”。一定意義上講,許小初是灌南化工園區的開拓者,也是對當地經濟建設有突出貢獻的人。
2019年12月17日,許小初和其他幾家企業負責人,帶了33家企業“懇請連云港市政府盡快開展復產驗收”的聯名報告,來到連云港市,找到了連云港市委項書記。書記開門迎客,認真聽取了企業訴求之后,給予勸慰,并當即向分管副市長指示“按照市委意見,立即開展復產驗收”。
第二天,灌南縣政府接到市里開展復產驗收通知,相關部門來到了相關企業進行驗收。一個月后(2020年1月20日)在灌南縣政府網上發布了4家企業通過了驗收的公示,只待市里最終審核通過,便可以復產。
令人意外的是,縣里驗收了,也公示了,但企業卻遲遲得不到可以復產的通知。更奇怪的是,沒有收到復產通知還不算,縣里將驗收材料報到市里復核3個月后,市里有關部門僅對一個企業進行復核,并提出了再整頓清單。之后,企業又按照要求進行了整頓,并多次申報驗收,卻再無下文。
國務院督查組兩次指出:確實存在“一刀切”問題
早在2019年12月,國務院督導組在連云港就“兩灌”園區企業停工整頓問題督導時明確指出,政府監管方法手段單一,存在“一刀切”現象,發生事故或被媒體曝光后,又要求一律停產,雖制定了復產驗收工作程序,但實際復產企業很少。目前,“兩灌”園區大量企業設備設施長期停工,務工人員大量流失,存在較大安全風險。
記者注意到,近期江蘇省辦公廳再次就國務院督導組重點關注問題下發通知,其中對于“兩灌”停產的化工企業,要求明確整改驗收標準及完成時限,并于2020年11月10日前完成整改。
今年年初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及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國內經濟增長大幅放緩,企業經營壓力巨大,就業問題十分突出,財政收入下滑,中央在“六穩”基礎上,提出“六?!?。剛剛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再次明確了“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蝿铡钡臅h精神,體現了中央對目前國內經濟遇到的困難的責任與擔當。
記者在連云港市采訪期間,無論是灌南縣化工園區管委負責人,還是市、縣兩級工信局有關負責人,均明確表示,他們都希望企業能夠早日復工復產,只要企業符合復產條件,一定會立即驗收復產。而不少企業則表示,從今年4月以來,他們多次向管委會、縣政府等有關部門遞交復產驗收申請,然而卻遲遲得不到回應。
既然各部門都希望企業早日復產,企業也在輪番整頓、積極申請,為何就是無人去驗收?問題究竟出在哪個環節?
?
國務院:取消所有不必要執法!一年最多查2次!23種情形可減免處罰!
最近幾天,許多地方再次抨擊了生態環境中的“一刀切”問題。
依生態環境部的說法,該部已原則上審查并批準了《關于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平時不作為、急時“一刀切”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報告》。生態環境部強調“一刀切”并不適合所有問題,一旦發現類似情形,有一起調查一起,絕對不能容忍;“一刀切”主要是不健全的工作作風、能力不勝任而引起的問題,應從深層次解決。
?
今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問題的通知》。穩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協調行政執法職能和執法資源配置。有效解決多頭多層次的重復執法問題,嚴格規范公平文明的執法。
?
多地響應新政策
江蘇:每年最多進行2次環境檢查!減少意外檢查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近日發布了《關于在生態環境監督管理中加強企業產權保護的意見》,通過不干擾守法企業保護企業產權。,免除對標企業,全面禁止環境保護。
?
《意見》提出,省,市生態環境部門要根據實際總體規劃,進行集中,加強監督。原則上,每年不超過兩次,以減少對企業的不必要檢查和抽查。
《意見》還嚴格控制了專項行動的次數,并提出了原則上,每年不超過6次特殊執法行動,地區和城市不得超重或重組。
在環境污染突出,公眾反應強烈的地方,我們將依法堅決調查處理。避免“攻擊”修復或關閉。
?
山東:發布“嚴格禁止一刀切的九項措施”
山東省發布的《關于安全生產執法中禁止“一刀切”的九項措施》的通知明確指出,原則上不要求企業停工或停產。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后,原則上不采用“一個企業及其他類似企業停產整頓事故”的簡化處理方法。
?
濟南市:規定減輕或免除16種環境行政處罰
今年,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關于減輕和免除行政處罰(實施)的實施意見》,《意見》規定了減輕和免除環境行政處罰的十六種情況,全國第.一?!兑庖姟纷杂“l之日起施行,有效期1年。
《意見》指出,違法行為輕微,可以及時糾正,不造成危害性后果,可以免予處罰,明確了可以免除行政處罰的十種情況,包括:對于未批準建設的單位,檢查前投資的單位和個人,污染排放標準超標的單位,污染企業零散以及一些沒有設置監測點和采樣監測平臺的違法行為,可以免征。如果他們符合某些條件,則不受懲罰。
?
明確10種免予處罰情形
《意見》指出,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免予處罰,并明確了10種可免除行政處罰的情形,包括對未批先建的單位,未驗先投的單位及個人,超標排污的單位,散亂污企業,以及未設置監測點位和采樣監測平臺的部分違法情形,在符合一定條件下,可以免除處罰。
一是未批先建的,即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的建設項目,未批先建但處于建設階段,無污染物產生,企業主動停止建設或者恢復原狀的;
二是對單位未驗先投的,即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已審批,配套建設的環保設施已按環評要求建設完成并正常運行,污染物達標排放的,未經驗收,建設項目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經責令改正后按規定期限和要求完成驗收的;
三是對個人未驗先投的,建成投產時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已調離或其他正當原因不負責該項工作,現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負責該項工作不超過6個月,主動停止生產,且正在積極推進的,對個人免予處罰。
四是對超標排污的,即超標排放大氣、水污染物,但超標倍數均≤0.1倍的,或pH值大于等于5且小于等于10的,或噪聲超標在1分貝以內,次日完成整改并達標的,可免予處罰。
五是對“散亂污”企業已自行清理的,免予處罰。
六是對部分行為違法的,未按規定和監測規范設置監測點位和采樣監測平臺,首次發現,經責令改正后按規定期限和要求完成整改的;
七是未按照規定對所排放的工業廢氣保存原始監測記錄,經責令改正,及時完成整改的;
八是未按規定開展突發環境事件的風險評估、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應急預案備案、應急培訓、儲